5月15日上午,曾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解放軍總后勤部政委、劉少奇同志之子劉源上將到我校視察。隨行人員有劉少奇之子劉丁(曾用名:劉允真,1962年起在我校讀書)夫人艾心琦、劉源夫人魏珍以及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衛靈教授。


劉源(中)

艾心琦(中)
劉源接見了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并在1957年4月8日的《人民日報》上題字。該期《人民日報》發表了劉少奇同志親自撰寫的《關于中小學生畢業參加農業生產問題》的長篇社論,號召中小學畢業生“應該毅然決然地、愉快積極地投入到生產勞動中去,特別是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去”,爭當“中國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式農民”,當年北京市2000余名學生到青年農場參加勞動,其中包括第一代國家領導集體的子女70余位。學校溯源于1957年因這篇社論誕生的青年農場,光榮的歷史鑄就了學校的紅色基因。紅色基因是魂,農業基因是根,職教基因是本,深植于農職人血脈之中的三大基因是農職院鑄就輝煌歷史的力量源泉,更是新時代發展的精神動力。

劉源向學校贈送了《夢回千古 少奇永在:漫憶父親劉少奇與新中國》《夢回萬里 衛黃保華:漫憶父親劉少奇與國防、軍事、軍隊》《劉少奇大事年表》等書籍。學校向劉源回贈了學生制作的壓花作品,向艾心琦贈送了劉丁(劉允真)學籍卡的復制件。



劉源一行實地查看了校史碑、美農湖、彩林示范園、畜牧實訓園、綠色科技示范園、蘭花文化溫室、大學生創業多肉工坊等。






【2405028】(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