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97 ,欧美大片免费观看_BD高清在线观看

EN
首頁
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是: 首頁 -> 媒體聚焦 -> 正文

院長范雙喜在中國農網發表署名文章《北京農職院:發揮辦學優勢,全面服務首都鄉村振興》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4-17 新聞號:
新聞號
北京農職院:發揮辦學優勢,全面服務首都鄉村振興
  • 來源:中國農網

  • 編輯:劉婉茹

  • 作者:范雙喜

 


2021年初,北京農業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院”)被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確定為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近兩年來,學院以優質校建設為契合,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學校資源,發揮學院優勢,為首都鄉村振興培養人才。

為京郊培養鄉村人才。圍繞北京三農人才需求,優化專業布局。學院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緊緊圍繞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對應都市園藝等產業集群,將園藝技術專業群打造成為國家級特色高水平專業群(A檔),園林技術專業入選全國職業院校林草類重點專業,引領全國都市現代農業專業群發展。圍繞服務都市食品安全,首都防疫安全、都市休閑生活,高效節水和智慧農業,重點建設了食品安全、動物醫學、水利工程、智慧農業等4個北京市特色骨干專業群。同時,還孵化了農村經營管理、現代服務2個專業群,滿足了服務鄉村治理、智慧農業和休閑農業等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目前,學院已形成“做強”園藝技術(都市園藝)專業群,“做特”動物醫學、食品安全、智慧農業和水利工程專業群,“做精”現代服務、經濟管理專業群的覆蓋都市農業全產業鏈的七大專業群布局。建校以來,累計為社會培養面向三農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7萬余人。

創新舉辦高素質農民學歷教育

2016年,學院在全國率先實施旨在培養農村合作社理事長和家庭農場負責人的高素質農民學歷能力提升工程,主要招生對象為北京市年齡在45歲以下的具有高考資格的優秀農村青年,結合首都鄉村人才需求開設了農產品流通與管理、設施農業與裝備、農業裝備技術等專業及休閑農莊經營管理、家庭農場經營與管理、農民合作社運營與管理、現代農藝技術、農村電子商務、農村財務管理、農村金融管理等專業方向。已累計招生2088人。

近年來,學院高素質農民畢業生就業率達98.5%,回到鄉村工作的占比70%以上,涌現出一大批龍頭企業與農業合作社負責人、技術骨干、能工巧匠。北京市勞動模范宋麗新、薛新穎等一大批優秀畢業生成為農民致富“領頭雁”。優秀畢業生崔維國被譽為“草莓達人”,獲評“全國十佳農民”榮譽稱號,取得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職稱,成為首批具有正高級職稱的新式農民。

發揮市委農工委黨校和市農廣校獨特辦學優勢,加強培育培訓品牌建設。學院以市委農工委黨校為平臺,面向北京各涉農區、鄉鎮和村兩委干部,開展全市駐村第一書記履職培訓班、村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培訓班、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示范培訓班、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題培訓班、農業科技創新專題培訓班等培訓工作。自2016年以來,培訓學員15000余人,不斷擦亮培訓品牌。以北京市農廣校為平臺,積極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每年培訓農民5萬余人次。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以職教集團為平臺,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學院與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擔任中國都市農業職教集團雙理事長單位,建成了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充分發揮職教集團優勢,創新職教集團工作體制機制,不斷深化校企全方位合作,打造校企深度合作命運共同體。學院與中國都市農業職教集團成員單位30余個企業建立深度合作機制,占企業成員單位總數的63%。先后與北京首農集團西郊農場有限公司、北京京林園林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聯合組建首農西郊農場園藝工程師學院、京林園林工程師學院等4個工程師學院,構建了校企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模式。

深入推進“政校地協同”,助力鄉村組織振興。2018年,在北京市委組織部和市委農工委指導下,學院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村基層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創建“政校地協同”的機制,開設村務管理專業。實行組織部門下達招生計劃,鄉(鎮)村兩級推薦學生,學院與政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協同培養人才。學院與政府組織部門、鄉(鎮)村統籌擇優使用人才。重點面向村“兩委”班子成員、技術能手和優秀青年骨干招生,旨在提升村“兩委”班子成員履職能力,吸引社會青年回歸農村,助力鄉村振興。適應農民學員生產、學習和生活實際,創新“雙班主任、雙授課教師、雙實踐導師”的“三雙”教學管理機制,實施“雙主體參與、模塊化教學、多崗位鍛煉”的人才培養模式,面向北京3900個村,已累計招收學生2093人。

延慶區姚官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曉靜,考入該專業后,在教師指導下,與幾名同學共同創建了第一個北方民宿產業集群,帶動村民就業增收,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張曉靜本人作為北京市全國文明村鎮唯一代表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她也當選為“2022北京榜樣”、北京市十三大黨代表。近年來,一大批學生當選村兩委委員,村支書、村主任,有力支撐了首都鄉村組織振興。學院榮獲北京地區唯一“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榮譽稱號。

面向產業需求,強化科研研發與成果轉化。圍繞都市型現代農業,狠抓設施農業、“菜籃子”保障與供應。充分發揮學院院長范雙喜擔任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北京葉類蔬菜首席專家的優勢,組織校內外崗位專家、綜合試驗站站長、農民田間學校校長等60余人,打造優秀創新團隊,選育蔬菜新品種,研發新技術,破解首都農業產業“卡脖子”難題。在北京高校科研院所激烈競爭中,范雙喜團隊主持的研究成果脫穎而出,榮獲北京市農業技術成果推廣一等獎,充分彰顯了學院技術研發優勢以及研發成果服務地方經濟主戰場的優勢和特色。

創建“科教創”一體化服務體系,積極推進“產科教融合”。學院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圍繞北京現代都市農業發展需求,發揮區域特色優勢創建13個科技小院,面向一線農業生產人員開展現代農業生產等技術推廣培訓和技術服務,打通農業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重點圍繞當地農業生產中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開展科學研究,“一村一策”,實現“產科教”深度融合,培養了大批產業亟須的一線“實戰人才”。打造了周莊村食用菊花、賈峪口村白海棠等“一村一品”特色富農品牌。其中,2個科技小院被評為“十佳北京科技小院”。

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學院高度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注重發揮現代都市農業職業教育資源優勢,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和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

設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外分院,構建國際化課程體系。建立“泰國需求導向+北京都市農業特色”的高職學歷教育課程體系,圍繞園藝技術專業開發和輸出農業職業教育特色鮮明的課程標準及教學資源,輻射泰北13所農業職業院校。2019、2020連續兩年被泰國教育部職業教育委員會授予“中泰職業教育合作突出貢獻獎”,中泰辦學項目被評為“中泰職業教育合作示范項目”。學院境外辦學案例入選2021年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首屆學生已經畢業,將為泰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支撐。

發揮現代農業科技優勢,服務“一帶一路”和非洲國家農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狠抓“一帶一路”農業國家農業技術人員教育培訓,先后為毛里求斯、尼泊爾、斯里蘭卡等8個“一帶一路”和非洲國家培訓農業技術人員。為毛里求斯開展“絲路一家親”食用菌優質栽培、藥用植物高產種植、蔬菜高效育苗等農業技術培訓,受到當地農場主和農民的肯定和歡迎,在促進民心相通,助力民生改善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學院教育教學改革成果豐碩,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一、二等獎3項。入圍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資源50強和服務貢獻50強,成功入選第六屆“中國高職50強”、中國高校產教融合50強。

作者;北京農業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范雙喜

【原文鏈接】北京農職院:發揮辦學優勢,全面服務首都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