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服務首都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按上級工作要求,學生工作部、團委積極組織開展2025年“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征集工作。
學生們在指導教師的精心輔導下,圍繞實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較高創新性和實踐價值的優秀作品。截止2024年3月17日,共征集作品75件,經過院級選拔、學校網評初審、現場陳述專家評審,擬推薦《慧灌雙控 - 智能精準農業節水灌溉系統》等15個項目參加“2025年“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市賽,現將推薦名單予以公示(排名不分先后)。
序號 |
二級學院 |
學生團隊成員 |
指導老師成員 |
作品名稱 |
類別 |
1 |
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
馬一銘、于思騰、劉宇哲、李澤熠、郭澳、王晗、徐潤喆、杜冠霖 |
馮吉、劉誠斌、張文培 |
慧灌雙控——智能精準農業節水灌溉系統 |
科技發明 |
2 |
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
袁夢、牛路青、于悅聰 |
焦有權、張文培、栗廣社 |
椿泥智凈——驅動香椿產業革新引擎 |
科技發明 |
3 |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
褚夢迪、班琦、唐奕、劉源 |
汪長鋼、裴海閏、趙文玉 |
藜麥新‘疆’來——響應面法驅動新疆藜麥酸奶工藝革新與鄉村振興實踐 |
科技發明 |
4 |
動物科技學院 |
劉翾、岳琳、苗俊祥、姚逸文、楊旭、徐可可 |
張月娟、張凡建、李桂伶 |
萃境智繪未來——集成可視化咖啡因提取裝置 |
科技發明 |
5 |
動物科技學院 |
趙鑫泉、盧子郡、馬欣平、王林霞、賈欽文、苑超、紀佳迅、馮銳 |
白欣潔、解菁、周迪 |
禽域智聯——家禽育雛環境智能監測系統 |
科技發明 |
6 |
智慧農業工程學院 |
郭雨軒馬坤張燁任振洲紀佳一 |
楊文雄楊學坤紀冰島 |
溫靈智檢-—智能溫度監測盒 |
科技發明 |
7 |
智慧農業工程學院 |
鐘享、楊堯、徐勝立、葉鈺賢、彭矜傲、郭天向 |
劉雁征、徐迪娟、胡瑤玫 |
鋼柔“智”暖——新型柔性墻體節能日光溫室 |
科技發明 |
8 |
園藝園林學院 |
伊日貴、王思貝、閆紀欣、李曉春、李廣義 |
高瓊、陳博、王司妍 |
北京地區自然教育“資源-活動-講解”一體化發展路徑探索 |
調查報告 |
9 |
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
陳萱、馬一銘、石家林、李澤熠、牛路青、于悅聰、袁夢、蘇佳鵬 |
楊林林、韓敏琦、張文培 |
水潤民生·智匯未來 ——高職院校視角下的北京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報告 |
調查報告 |
10 |
動物科技學院 |
桑佳慧、汪存笑、黃祎然、胡冠豪、郝一霖、苑銘宇、靳紫依 |
喬利敏、石亞星、喬立東 |
破“凍”難題——細管凍精解凍方案與荷斯坦牛受胎效果的精準優化 |
調查報告 |
11 |
商務與管理學院 |
丁杰歆、鄭宇航、李語晴、陳智麗、王天祥 |
康杰、劉欣、胡軍珠 |
數字時代農耕文化傳承的三維解困機制——基于北京地區的實證研究 |
調查報告 |
12 |
動物科技學院 |
彭雪、李思賢、石趙朗涵、張嬌嬌、單浩盈張瑤子涵 |
石亞星郭彤沈杰 |
蒜領健康雞享安康——天然大蒜素,低成本提高雞群免疫力 |
調查報告 |
13 |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
張艾雅、張雨寒、魏宇釩、楊裕春、楊涵、劉禹鷗 |
李曉紅、李淑榮、馬連霞 |
硒旺鄉興——科技小院驅動富硒芽苗菜“硒營養-健康促進-增收增效”三維協同機制探究 |
調查報告 |
14 |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
胡佳碩、趙宇鑫、張星苗、劉睿穎、寧金萱、王博 |
葛迎超、馬連霞、段力歆 |
蛋豆π生——大豆對蛋黃凝膠腥味及質構特性的影響 |
學術論文 |
15 |
智慧農業工程學院 |
周悅、張斯焰、未曉默、陳博 |
楊文雄、易運池、萬春旭 |
新型栽培模式下溫室草莓種植研究 |
學術論文 |
公示時間: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4月8日
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聯系:89909125,聯系人:楊松、童雷。
學生工作部 團委
202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