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時,干部顯擔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他們自覺投身于抗疫的“第一線”,以“逆行的背影”踐行初心使命,用實際行動守護校區安全。
大疫當前,靠前指揮。北區管委會主任李明非雖然在家隔離,但她心系北區防疫,每天電話里了解情況,有人勸她既然在家就好好休息,她說,“大疫當前,就算在家隔離不能到校,電話里也要了解一線情況,督促你們抓好落實。”這就是一個黨員干部的事業心和責任心。隔離期結束,她馬上投入到北區防疫工作中,一邊領會掌握學院的防疫工作動態,與防疫領導及時溝通情況,一邊實地察看防疫工作的落實,經常在兩個門口陪著同事值班,當看到門口值班人員一次性口罩反復戴、上崗時雙手在外裸露時,她從網上搶購了一些醫用口罩和乳膠手套,及時配發給門衛保安和值班同事,她安慰說:“只有一線的你們安全了,我們的校園才能真正安全。”

疫情就是命令!非常時期“絕不掉鏈子”。北校區雖然小,但“五臟俱全”,既有校園,也有家屬院。抗擊疫情是一場戰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后勤處副處長鄒興東這段時間“連軸轉”,校園里跑前跑后,家屬院樓上樓下。從84消毒液、一次性醫用口罩等防疫物資的儲備到食堂的蔬菜、糧油保障,從校區整體消毒工作安排到為開學后各個辦公室采購專用消毒小噴壺等,他都要想周全、想細致,不敢有半點馬虎。在抗擊疫情的20多天里,無論是校園里,還是家屬院,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有人問他,為啥總是這么忙?他笑著說,“后勤保障稍有疏忽,防疫工作就會掛空檔,這個時候絕不能掉鏈子。”
老牛明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這句話,是對安穩處副處長居德琦最好的詮釋。從2020年1月27日至今,他每天早上7點半準時到校,深入每個防控點位了解情況,進出車輛、人員查驗、安保力量、體溫測量等等,事無巨細。每天中午,他都在辦公室用微波爐加熱自帶的飯菜,邊吃飯,邊值班。凡是遇上棘手問題,他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親自協調處置。有人勸他,開學你差不多就退休了,還這么拼干啥?他說,“在職一天,就要堅守一天,站好最后一班崗,對北區盡責,為學院分憂。”

學生是學校的“寶”,我是北區的“護寶人”。用學生處副處長關偉自己的話說,“從大年初二開始,每天都這樣忙碌著,一天也沒閑著。”他說,“學生公寓是學生棲身的‘港灣’,要想開學后保障好學生的安全,就要堅持每天對公寓消毒。”這段時間,他每天跑進跑出學生公寓樓好幾趟,為做好公共區域消毒工作,他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親自監督消毒工作,確保全方位、無死角。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作為北區家屬院防疫工作的副組長,他認真落實黨員志愿服務隊員的值班工作,每天收集各樓、各單元的疫情反饋信息,及時準確的將結果反饋學院。

“非常時期舍我其誰?你能站,我就能站。”這是安穩處治安科副科長嚴明祥給門衛保安的回答。2月13日、14日,北京突降大雪,春雪消隔,雨中夾雪,正好輪到他在家屬院門口值班堅守,渾身凍的直哆嗦,衣服濕了,鞋子也濕了,一刮風全身冰涼,寒風徹骨,保安勸他回家暖和暖和,他笑著對保安說,“你能站,我就能站。”2月11日隔離完后,他便替在家隔離的同事值班,8點鐘這邊交班,又自覺參與到兩個大門防疫的日常值班中。安排他值班時,他早早到校;沒安排他值班時,他也穿戴整齊在門口值班。這段時間,他的身影不是在北校區大門口,就是在家屬院東門口。他說,“哪個門口需要?他就在哪個門口站崗放哨。”
家屬院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為了切斷“傳染”,家屬院門口必須卡住外來的人和車,測量進出人員體溫。后勤物業鄒金強主動請纓,擔起了這副擔子,從防疫開始,他每天吃住在門口狹小的辦公室,盡管家就在院子里,但他這段時間就沒有回過家,大家贊他是“三過家門而不入。”后勤電工董學武、司機王建偉,主動參與進“北區家屬院黨員志愿服務隊”中,除了輪崗值班外,還主動擔起樓長的職責,每天收集住戶身體狀況,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科長付寧花在門口值班時發現值班的同事沒戴護目鏡,二話沒說,急匆匆跑回家,從家里拿了好幾副護目鏡,一人送了一副。退休老黨員侯長福、樸康佑、曲學國、竇桂華等紛紛報名,要求參加黨員志愿服務隊參與輪流值班。
疫情無情人有情。疫情讓人們在空間上保持距離,卻讓人們在心靈上貼得更近。在這場嚴峻斗爭中,哪里有疫情,哪里困難多,哪里就有黨員的身影,北校區黨員教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疫情不消亡,我們不退卻!
【2002106】(北校區防控工作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