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融媒體記者鐵錚 特約記者高照全
永定河畔,有一方熱土,薪火相傳六十載,為京郊大地育人才;
田間地頭,有一群志士,辛勤耕耘一甲子,有同一名字農職人。
近年來,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全面開展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簡稱“特高”建設),先后入選全國百所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全國高職院校教學資源50強和服務貢獻50強等單位。
該校以都市園藝專業群作為龍頭,勇于創新、銳意進取,先后開展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創建、課程思政教學、工學結合教改、產教融合辦學、農業技術服務等系列實踐,取得突出成效。
根據產業需求 創新培養模式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是北京市唯一一所涉農高職院校。60多年來,該校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農業高技能人才。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該校的都市園藝專業群是以園藝技術專業為核心,以園林技術、環境藝術設計和植物保護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群。該校的專業群圍繞北京“四個中心”戰略定位、都市現代農業“生產、生活、生態”特點,創新形成了“四時驅動、雙融雙升”人才培養模式。即根據四季植物生長規律和生產活動安排教學,通過產教融合和書證融通全面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形成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新模式。
↑都市園藝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
夏日暑、三冬寒。2015年,專業群的教師們開始謀劃探索,積極調研產業需求,學習職教理論,設計教學方案,開展模式實踐,犧牲了不少休息日,度過了許多不眠之夜。到2019年,專業群入選北京市“特高”專業群,2020年入選國家“雙高”A檔專業群。

通過3年“特高”專業群建設,創新了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新型課程體系,完善了實訓條件,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
據了解,這個專業群的學生獲得了6項世園會特等獎,61項省部級以上大賽獎勵。培養出了全國行業大師2人,北京市級名師9人,團隊獲市級以上獎勵榮譽50余項。主編出版教材專著32部,其中“十三五”國家級和農業部全國規劃教材12部。2021年《插花藝術》獲首屆國家優秀教材二等獎。建設精品在線課22門、活頁式教材5部。2022年,相關教學成果獲北京市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近年來都市園藝專業群學生主要獲獎證書
深度產教融合 創新育人平臺
據悉,該校按照現代都市農業職業崗位要求,與西郊農場、京林集團合作創建了工程師學院,探索新型共同育人模式;升級校內實習實訓平臺,構建集產學研訓賽于一體的校內共享型基地。基于3D掃描技術,率先建成了基于真實植物生長、園林景觀的虛擬平臺,建成9個具備教學診斷功能的智慧教室,實踐基地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校內基地開展插花比賽
該校與81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開展不同類型的專業實訓和實踐教學。依托工程師學院和共享型實訓基地,探索共建、共育、共享型人才培養新機制,為多業態、多功能都市現代農業培養多類型、多層次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保障。
↑校外基地生產實訓
扎根三農一線 服務鄉村振興
春華秋實。
該校的都市園藝專業群依托專業技術優勢,在京郊大地廣泛開展各類技術服務和推廣工作。近3年,該校承擔國家重大工程項目2項,2019北京世園會科研院所展位項目獲室內展品競賽銀獎;作為北京市主持單位,參加全國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選出的八棱脆海棠入選了全國十大優異種質資源。團隊積極開展扶貧攻堅和精準幫扶工作,在太行山、燕山等地區廣泛開展果樹技術扶貧,獲市級扶貧攻堅專項獎勵4項。
另據了解,該專業群團隊2019年主持的“生菜良種良法配套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推廣生菜種植面積80多萬畝,促進農民增收15億元,獲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
團隊主持國家自然基金等市級以上科研課題20余項,獲國家林草局科技進步獎1項、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技進步獎1項。主持北京市科技小院6個,2個獲“十佳北京科技小院”。
開辦泰國分院 花開“一帶一路”
都市園藝專業群開辦了泰國分院,積極探索中國職教模式在海外示范。據悉,泰國分院園藝技術專業連續3年招生,在校生已有53人。團隊建成了6門在線課程。園藝技術專業教學標準獲泰國認可。中泰科技研發中心篩選出了2個耐熱平菇品種。積極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多次線上培訓,受益人群達500多人。2019年,獲得了泰國合作示范專項獎勵。
↑泰國分院園藝技術專業簽約現場
↑獲泰國合作示范專項獎勵
圍繞立德樹人 開展思政教學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做好課程思政是立德樹人主要抓手。
該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通過課程思政體系構建、三全育人機制建立、德育學分創新和黨建引領等措施,全面開展培根鑄魂、啟智潤心教育。
據了解,該專業群加大了思政課程教學,依托學院思想政治教學部開展思政課程建設和教學。將思政教學和專業內容進行一體化設計,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到專業教學中開展同步教學。充分利用教室、網絡和基地三種課堂,以及課程、學校、企業和社會四種資源建成專業群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積極探索新時代黨建引領育人機制,專業群先后有3個支部被評為紅旗黨支部。

專業群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建設
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幾年,這個專業群有200多名志愿者參加國慶七十周年、建黨一百周年等保障工作,20多人次獲表彰;2020年陳昕鵬同學榮獲北京市“優秀在校退役大學生士兵”稱號。
專業群率先開展高素質農民班教學,很多學員已成為企業負責人、農村實用人才和村兩委成員。農藝1811張露獲得看“北京市三八紅旗手”稱號,農藝1915朱艷明獲聘第三批“國家林草鄉土專家”。
專業群教師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探索新時代思政教學有效途徑。他們認識到,用愛心做教育,是教育有愛心學生的關鍵。率先垂范,全身心投入到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接班人的最好方法。
【媒體鏈接】
http://yym.zhongsou.com/Cloudshare/index?userid=4057182&keyword=&srpId=&pfAppName=com.gctv&url=http%3A%2F%2Fydy.zhongsou.com%2FWebApi%2Fcustom_detail%3FmongoId%3D6476aca2ef781b606a8b45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