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三人行|政策先行落地怎么走 解碼職教高質量發展

產教融合,是所有職業院校繞不開的話題。但在開展產教融合的過程中,各所學校有著不同的探索路徑。作為北京一所農業類職業院校的老師,侯引緒對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更為關注。“校外的實訓基地不僅可以作為實訓教學、職業素質訓導、職業技能訓練鑒定等平臺,還可以成為開展教學改革、科研、就業指導、服務社會等工作的多功能場所。”
“大多數學校目前已經建立了校內的實訓基地,但這樣的實訓基地往往場地小,設備少,學生在里面難以感受到企業的氛圍和技術先進程度,也不能完全掌握專業的生產過程和工藝流程。”在侯引緒看來,培養高質量職教人才,需要讓學生們進入校外實訓基地學習訓練。
何為高質量的職教人才?侯引緒向北京商報記者概括為三點: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術技能水平高、政治素養高。其中,專業技術技能水平高更多依賴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的專業學習和實踐,離不開實訓基地的建設。
而從其自身情況出發,侯引緒指出,目前農業高職院校的校外實訓基地不足、質量不高、校企合作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影響了校外實訓基地的功能提升,這一問題在畜牧獸醫專業的校外實訓中表現尤為突出。
“并且目前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及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重視簽協議、掛牌子等不良形式。”侯引緒直言,企業與學校共建校外實訓基地,開展崗位實訓、實習需要一定的成本支持。“我建議政府部門制定校企合作激勵政策,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給予承擔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企業相應的政策優惠或資金支持,實現雙贏互利。”
“北京的農業發展以都市農業為特點,所以就需要更自動化、更具現代化水平的工廠和實訓基地。”侯引緒表示,從引導學生就業的角度看,校企共建實訓基地還需要產業端的升級和調整,增強吸引力。
“在目前校外實訓基地數量不足的情況下,學校和企業之間也可以加強校內‘產學研培’一體化實訓基地建設,通過校內校外實訓雙向運作方式,逐步解決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困難的問題。”侯引緒談道。
媒體鏈接:http://app.bbtnews.com.cn/?app=article&controller=article&action=show&contentid=4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