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谷雨時節,京西南農耕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學校長陽校區召開。黨委書記周志成,京西南(房山區、門頭溝區、大興區)及部分高校農耕文化研究專家出席。學校京西南農耕文化研究中心顧問委員會成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部分教職工和學生代表參加。黨委副書記周洪生主持成立大會。
周志成致開幕詞,他對京西南農耕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并代表學校歡迎各位專家到會指導。他指出學校作為北京市唯一一所農業高等職業院校,一校四區蘊含著濃厚的紅色基因、農業基因和職教基因,在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促進首都高質量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重要作用。學校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京西南農耕文化研究中心,旨在進一步挖掘京西南豐富的農耕文化資源,助力首都鄉村振興。希望研究中心全面做好調查研究、認真做好宣傳教育、努力做好文化賦能,讓京西南農耕文化在推動鄉村振興和新時代人才培養中貢獻力量,在首都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中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周志成為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專家頒發聘書,并與專家代表共同為中心揭牌。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向學術委員會專家獻花,集體拜師。

隨后,教師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王海麗以《傳承京西南農耕文化,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為題發言,她表示作為教師要努力踐行“教學為本,科研為根”的要求,深入挖掘京西南農耕文化的內涵,注重與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相結合,賦予京西南農耕文化新的時代價值。

學生代表園藝園林學院王騰以《傳承好京西南農耕文化是每一名農職學子義不容辭的責任》為題交流,表示要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形成農耕文化的現實體驗,實現農耕文化的時代價值。

專家代表房山區種植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韓寶希望以研究中心成立為契機,把京西南農耕文化研究中心建設為大學生農耕文化教育的重要陣地、農耕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和農耕教育資源的重要平臺,期待京西南農耕文化研究中心成為農職發展新的增長點。

開幕式結束后,大會舉行主旨報告。

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員、《古今農業》雜志副主編徐旺生以《農業文化遺產賦能鄉村振興》為題,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分享了農業文化遺產概念內涵、農業文化遺產的特點與價值、農業遺產賦能鄉村振興三方面的內容。

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學研究基地副主任張勃圍繞傳統節日對于鄉村振興的價值作專題分享。她指出傳統節日賦能鄉村振興需要基層黨組織、鄉賢或外來力量的牽引與發動,需要引導村民參與資源挖掘、資源整合、價值闡釋以及組織實施全過程。

未來,京西南農耕文化研究中心將依托京西南豐厚的農耕文化資源,緊密結合首都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發揮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地理優勢和學校特色優勢,進一步加強對京西南農耕文化的繼承和創新,弘揚京西南農耕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京西南地區農耕文化發展與首都鄉村振興雙向賦能。
【2404053】(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