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林園林工程師學院自立項以來,堅持黨建與業務一體化發展,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產教深度融合為實現路徑,以培養懂設計、會施工、能養護的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首要發展目標,從人才培育、資源共享、技術創新和社會服務4個方面,全方位開展工程師學院建設,推進校企雙主體育人落地。
充分發揮政府、行業協會、企業、院校作用,與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種苗產業協會等單位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搭建了“政府支持、行業協調、校企培育”的政行企校聯動保障運行機制。黨建引領構建了“共建人才培養方案、共建核心課程、共建特色教材、共建實訓基地、共建師資隊伍”“共同分享資源、共同組織教學、共同評價學生、共同促進就業、共同開展技術應用研究”的“資源共建共享”協同育人機制。

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指導教育教學運行。人員組成中企業、行業及協會代表占80%。按照指導、決策、運行分層管理原則,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領導和指導下,構建了京林園林工程師學院組織機構,下設辦公室、教學部、研發部和培訓部等職能部門。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根據北京“四個中心”戰略定位和北京城市森林建設的總體要求,確定行業崗位需求,引入企業施工、養護標準,校企合作創新形成“三段三師雙融合”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雙導師指導下,實現了3個崗位3個階段知識技能階梯式遞進提高,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的雙融合、教學組織與植物生長周期雙融合、學院專任教師與企業兼職教師的雙融合、學生身份與學徒身份的雙融合、思政課與專業課的雙融。

按照靜動結合(公共基礎課程不變、專業課程因企業和崗位而變化),分段育人的理念和策略,基于崗位能力分析,系統構建“技能模塊+課程標準+頂崗實習標準”的產教融合型模塊化課程體系。

搭建“崗課賽一體”育人平臺,校企共辦北京市及“京津冀”園林設計與施工賽項4次,“大師杯”園林樹木修剪大賽3次。企業導師全程參與賽前輔導、賽中執裁、賽后點評,全方位提高技術技能水平。獲得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等各類比賽獎項22項,實現行業標準、崗位需求與學生技能提升有機融合。

校企聯合成立“規劃設計研發應用中心”“工程施工技術研發中心”和“綠地養護協同創新中心”,共同申報和開展“賞食兼用百合繁育技術與生態適應性研究”等課題11項。推廣“食用菊花高效栽培技術”、“雨水花園低碳減排技術”等智能高效園林技術生產成果轉化,有效帶動鄉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依托科技小院開展“流蘇樹節水灌溉栽培”等農民系列技術幫扶1500余人天,助力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為行業開展“百萬畝平原造林二期工程設計和施工”等培訓750人天,為企業開展“林木種苗數字化檔案建設”等數字培訓320人天,為市民及中小學生開展“參與林業碳匯、助力碳中和”等科普培訓550人天。

京林園林工程師學院經過建設期建設,“三段三師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更加完善;資 源共建共享體系更加優化;“政行企校四方聯動”協同育人運行機制不斷深化;校企、校際聯合開展科研攻關和多維育人,科研成果與育人成效互為促進。建成生態化特色鮮明、“崗課賽一體”的雙主體育人平臺,實現了專業結構布局與產業升級吻合、教學資源建設與個性化人才培養匹配的新局面,提高了師生技術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京林園林工程師學院在國內同類院校產教融合建設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